你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教育资讯 > 行业政策

楚怡计划落地 浏阳市职业中专产教融合服务县域产业​

来源:互联网收集整理
时间:2025-09-26
手机阅览

手机扫一扫

分享到:
楚怡计划赋能产教融合:浏阳市职业中专服务县域产业的实践路径​


在国家《职业教育法》修订与湖南省 “楚怡行动计划” 的双重驱动下,浏阳市以 “打造县域职业教育新高地” 为目标,出台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明确要求中职学校 “服务县域经济、对接产业升级”。浏阳市职业中专作为省级楚怡优质中职建设单位、长沙市唯一入选省首批楚怡中职改扩建项目的学校,通过多维实践将政策要求转化为产业适配型人才培养实效。​
政策落地核心举措​
  1. 高水平实训基地扩容升级:响应 “楚怡行动计划” 中 “建设优质实训资源” 的要求,学校借力专项经费推进 “一校两址” 改扩建项目,一期工程已完成校门、田径场等提质改造,二期生活服务大楼、体育馆进入设计阶段,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新增 1500 个学位,校内实训基地扩展至 6 个、实习实训室达 60 个。目前已建成的机械加工、电子电器等实训中心,配备与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等企业同步的生产设备,实现 “教室与车间、课程与岗位” 的无缝衔接。​
  1. 产业链精准对接 “订单培养”:落实浏阳市 “政校企供需精准对接” 政策导向,学校构建 “企业点单、学校接单、人社派单” 的协同育人机制,与 40 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,开设机械加工技术、电子商务等 13 个对接区域产业的专业。与三一重工共建定向班,企业参与制定教学大纲并派驻技术骨干授课,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达 98% 以上;针对浏阳花炮、纺织等特色产业,开设 “定制化课程”,每年输送技能人才超 500 名。​
  1. “校中厂” 产教融合模式创新:依托政策中 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” 的要求,学校打造 “教、学、产、工、研” 一体化平台,在城区校区布局 “校中厂” 实训区,拉近与浏阳三大产业集群的距离。例如与本地电子企业合作建立贴片加工生产线,学生全程参与产品组装、检测等流程,实训过程直接产生生产价值,既提升技能水平,又为企业降低培训成本,形成 “实训即生产” 的良性循环。​

政策红利与成效​
在楚怡计划专项经费支持下,学校办学实力显著提升,3 个教师队伍建设项目、4 个教学改革项目获批省级立项。2024 年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生起薪较区域平均水平高 25%,订单班学生提前 3 个月被企业预定,产教融合案例入选长沙市职业教育典型案例,充分彰显政策对职业教育服务县域产业能力的提升作用。​